大力培养翻译人才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发布时间:2024-04-12 11:42:36来源:
2024年,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湖南长沙盛大召开,主题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译界的责任”。会上发布的《2024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我国翻译人才正日益成为国家发展大局和各领域事业的重要支撑。报告指出,复语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翻译人才的高知化趋势愈发明显。因此,聚焦国家需求,强化翻译能力建设,以及向世界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已成为我国培养翻译人才的核心目标。
翻译,作为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做好中国话语的表达和转化,加强各国、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在这个新的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翻译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新时代的翻译人才,肩负着沟通当代中国与世界的重任,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翻译技能,还要拥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强大的跨文化能力。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文化创造,与译者的文化素养、对各类问题的思考和判断紧密相连。因此,翻译人才的高知化趋势是必然的。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需要处理更深层次的文化密码转换和转写问题,这使得翻译在促进文明互动共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译者需要具备博通古今的文化素养、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和求实求真的为学风范。只有不断提升译者的跨文化传播意识和素养,深刻认知民族文化和世界格局,系统学习域外知识和他者经验,才能培养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开阔国际视野和较强国际传播能力的翻译人才,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推动人文交流、科技合作以及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我们必须承担起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因为今天的中国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奋斗、火热、动人的故事。
翻译人才需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构建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以能够代表和表达中国。随着新时代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总结当代中国走过的奋斗道路与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对外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为了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关键。
为了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们需要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国家意识、民族情怀、广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高水平翻译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坚守国家立场,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继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传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新时代,翻译人才应更加善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的问世为培养翻译人才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据《2024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指出,在翻译技术发展与创新方面,经营范围中含有“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翻译”业务的企业数量持续迅速增长。翻译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八成以上翻译企业积极拥抱大模型技术,七成以上相关院校设有机器翻译相关课程。
新型翻译人才需要敞开胸怀拥抱人工智能翻译技术。随着翻译技术的高度智能化发展,从事翻译科技创新和翻译技术方法应用的翻译科学家变得越来越重要。让更多翻译科技领域的关键人才脱颖而出,为翻译领域凝智聚力,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有力之举。同时,加强“译后编辑家”队伍的建设也至关重要。改写后的内容如下:
翻译编辑专家擅长对机器翻译的输出进行精细调整,他们在文字、含义和格式等各个层面都能提供人工的审核和优化。特别是在机器翻译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各领域深度应用之后,他们的把关作用对翻译成果的质量提升至关重要。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