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三多一重”特点

发布时间:2024-03-24 22:54:28来源:
当被问及“身边是否有结核病患者”时,许多人可能会回答“没听说过”。然而,结核病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至今仍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中透露,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出“三多一重”的特点,即负担重、感染多、发病多、报告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年我国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4.8万,发病率为52/10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排名第三,占全球发病数的7.1%。赵雁林解释说,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感染者和发病人数都较多,结核病在甲乙类传染病中位居第二位。
 
与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目前主要通过“因症就诊”的方式发现结核病患者。然而,结核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约20%的疑似病例没有症状,这使得早期发现成为结核病防治的主要困难。赵雁林强调,如果能够尽早发现亚临床期结核病患者和活动性结核患者,并进行干预阻断传染,就能有效减少其在社区中的传播。
 
因此,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结核病防治宣传,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同时加强医疗机构的监测和诊断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从技术层面提升防治策略,是防治结核病的关键所在。要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地方的做法中汲取经验。
 
在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治疗一个普通的非耐药结核病患者,其全流程费用大约需要1.5万元,而耐药患者的治疗费用可能高达20万元,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阻断结核病的传播,防止因病致贫,地方疾控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路径。
 
以云南省为例,80%的结核病贫困患者主要集中在仅占全省人口40%的57个乡村振兴帮扶县。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许琳看来,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筛查,是既经济又有效的结核病防治策略。
 
因此,云南将结核筛查纳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中。2023年,更是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胸片检查纳入年度体检内容,并明确了激励措施,对将可疑结核病患者推荐到定点医疗机构的基层医疗机构给予补助。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云南重点人群的结核病筛查率达到了80%,规范管理率和成功治疗率均达到了90%。
 
同样,江苏省在结核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江苏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竺丽梅介绍,早在2021年,江苏省就建立了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并于去年年底在该平台上引入了AI人工智能阅片系统。这一系统的引入,有望在未来实现包括肺结核在内的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从而进一步提升防治效果。
 
此外,江苏省对所有耐药病人免费提供含贝达喹啉在内的所有A组和B组二线药,耐药成功治疗率达到85.6%,位居全国之首,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3%。
 
在浙江省,无结核社区的建设是加强主动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抓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所所长陈彬表示,浙江省提出了建设“无结核社区”的省域全覆盖目标,并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政策和机制的保障,以及多渠道的筹资方式,浙江省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地方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筛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防治效率,以及强化政府主导和政策保障,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防治结核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浙江省在无结核社区建设的道路上,已经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协同合作态势。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如今,我们手中掌握着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知识与工具。我们拥有政治上的坚定承诺,更有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契机:那就是有机会为结核病的篇章画上圆满的句号。”
 
因此,我们必须紧抓这个历史性的机遇,以行动回应这一挑战。(完)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