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发布时间:2024-03-19 12:54:13来源:
"两个坚定不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策略,也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导向。我们必须持续优化和完善"两个坚定不移"的体制机制,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潜力和创新活力。
在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两个坚定不移’的体制机制,以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构建高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要素。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两个坚定不移”,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发挥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两个坚定不移”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导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大则进一步指出:“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们明确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一原则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深化,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了这一点,强调我们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这一立场是我们党在对待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上的明确态度,它始终如一,不断深化,从未动摇。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写入了宪法和党章,这是不可动摇的。
在“两个毫不动摇”的指引下,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公有制经济通过改革和创新,其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得到了显著增强,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非公有制经济则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它们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共同推动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巩固和发展好公有制经济,还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明确态度,坚决不动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然而,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这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这种错误的观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将“两个毫不动摇”分割开来的错误观点,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解放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任何试图否定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无法立足的。这不仅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悖,也违背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初衷,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必须坚定立场,排除一切干扰,始终坚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特别是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方针,消除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发展。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保护和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方面,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不断完善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和复杂的国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汇聚各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
我们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决保护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我们必须确保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动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对国企和民企的平等对待。只有这样,各种所有制经济才能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并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清理和废除那些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为了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壁垒,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放宽政策限制、释放人才活力,从而全面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潜能、活力和创造力。
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并落实各项政策举措。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各类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为国有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和民营企业的活力激发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为了更好地发挥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其配套政策。这些政策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具体的配套方案,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发芽,从而充分释放其政策效应。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的关键。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们需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这要求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同时,我们还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优化其发展环境同样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们必须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利益。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及其配套措施,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等问题,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针对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出一个稳定且可预期的环境。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的行为,以及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完善监管执法体系,加强监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依法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确保监管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并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简约性。同时,我们还需要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
企业家精神是推动市场活力的源泉,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我们必须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我们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家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他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为了落实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对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等作出了具体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我们要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社会氛围,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当前,我们要特别注重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需要引导企业家们,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们,正确解读当前的发展态势,坚定他们的信心,以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自去年起,我国经济已展现出复苏和向好的趋势,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在稳步推进。尽管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总体来看,有利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
从宏观经济的大趋势来看,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并未改变,即具有强大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我们的发展基础坚实且雄厚,持续发展的条件十分有利。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外部环境充满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我们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然而,这些困难和挑战只是发展中的暂时困扰、前进中的暂时阻碍、成长中的暂时烦恼,它们一定会在我们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只要广大民营企业家能够深入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发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他们就一定能带领企业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