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全国人大代表田选:建议将金融伦理教育纳入高校金融专业必修课

发布时间:2024-03-04 20:24:34来源:
建议将金融伦理教育纳入高校金融专业必修课程。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旋建议从多角度加强。金融道德专项教育委员会由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市场机构、大学智库代表组成,制定金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具体行动方案。教育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指导性文件。
 

田选认为,目前我国金融教育体系中的金融道德教育内容还没有引起教育主体足够的重视,金融道德教育水平与金融职业选择和就业的衔接不够充分。

  对此,田选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加强金融道德、文化教育的合力。

教育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我国金融道德建设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统一指导、协调推进构建金融道德文化教育体系。

金融道德专项教育委员会由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市场机构、大学智库代表组成,制定金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具体行动方案。

  同时,田选认为,应将金融伦理教育纳入高校金融类专业必修课,并提高伦理教学评价要求。

结合国家金融基本工作方针,加强大学生金融道德教育,推进金融道德教育示范教育基地建设,从价值观源头加强金融风险警示教育。

在教师评价方面,加大财德教育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比重,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

  田选还建议加快中国特色金融道德通用教材的编写,夯实金融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由国内一流大学牵头,聚焦宏观文化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微观个人层面,结合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金融创新、金融改革与发展、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等围绕关系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实践,加快研究制定一批中国特色金融道德通用教材。

  此外,田选认为,要在择业和就业中加强对金融道德水平的人才考核,在从校园到社会的“全链条”上构建重视金融道德的文化氛围。

在金融从业人员专业资格评估和人才认证方面,明确嵌入金融道德评估要求。

引导和鼓励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的金融机构设立金融道德相关岗位,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在各级党委的统一指导下开展负责任的金融创新活动。

与互联网知识服务机构合作,建立金融道德水平终身学习平台和跟踪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相关知识评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对从业人员金融道德认知水平进行实时评估,纳入实时专业注册评估。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