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只有10秒吗
地震预警只有10秒吗
不是。
地震预警一般有几秒
地震预警能提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光。
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岩体产生突然决裂和错动,而这些决裂和错动释放的能量又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必定的流传速度,当地震产生后,要等相应的地震波流传到人所在的位置,这个时光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
地震产生时,首先呈现的是上下震撼的P波,震撼幅度较小,要过大约10秒到1分钟时光,程度活动的S波才会到来,造成严峻损坏。地震预警就是运用地震产生后,P波与S波之间的时光差。原理上,在距离震源50公里内的地域,会在地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90~100公里内的地域,能提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
地震预警一般有几秒
一次地震:纵波抵达震中地面须要15秒,而横波抵达震中地面须要32秒,地震预警只能提前17秒发出。二次地震:纵波抵达震中地面须要72秒,而横波抵达震中地面须要157秒,所以地震预警可以提前85秒发出。
地震预警就是在地震到来前,地震局提前发出预警,通过手机和电视等通信方法让居民第一时光看到,这样就可以减少伤亡和丧失。
地震预警的局限性
地震预警虽然可以提供紧迫警报信息,但是其技术本身也存在必定的局限性,重要是:存在盲区、减灾效果有限、可能误报或漏报等。
预警盲区就是震中邻近来不及获得预警信息的地域。
对于大震来说,预警盲区外可能遭遇地震损坏的区域,是地震预警作用最显明的区域,也就是预警有效区。
距离震中较远的区域,由于地震造成的损坏较小,地震预警所发生的作用有限,是预警弱效区。
目前,国内外地震预警信息宣布条件通常为:针对6级以上地震,面向预测地震烈度大于Ⅵ度(6度)的区域进行宣布。
地震预警体系与地震波“赛跑”也只能博得数秒至数十秒的时光。在这样短的时光内,公众和企业能够采用的紧迫处理举措和取得的减灾效果是相对有限的。
地震预警技术和流程庞杂,若想快速发出警报,则可能呈现较大误差,或者增添技术体系“犯错”的几率,呈现误报,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影响,也可能产生漏报,公众无法获得预警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