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与听人联手从事手语翻译:让通往无声世界的桥梁更加通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婉 实习生 罗银芳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雪媛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不久前,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江山揽胜——任真汉书画捐赠展”现场,有一场特殊的导览。
参观的小团队人数不多,只有十三四人,均为聋人。担任此次导览手语翻译员的黄焕如,在用手语传达“任老游览大好河山后,会先画下草图”的信息后,又比画出一张纸的形状。
但这还不够,为了让聋人朋友更好理解“草图”的含义,倪颖杰在黄焕如翻译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不少信息量,她抬起双手,比出肩挑担子的手势,又配上样似劳累的生动表情,意思是画家背很多工具到山里绘画会很累,现场无法完成全部绘画,先大致画下的,就是“草图”。倪颖杰本身就是聋人,她明白如何更好地向聋人传递更多信息。
近年来,类似于这样的无障碍手语导览服务在各大博物馆逐步得到推广,要让聋人像听人(听力正常的普通人,是相对于“聋人”一词提出的说法)一样,享受到较好的观展体验,高质量的手语翻译至关重要,而现实是,国内专业的手语翻译员少之又少。
事实上,在博物馆为聋人提供无障碍导览服务只是黄焕如和倪颖杰日常工作场景之一,她们的工作范围覆盖了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们在努力搭建一座桥梁,更好地联通困住聋人的无声“孤岛”。
转变
1986年,倪颖杰出生于上海,身为聋人的父母期待她能够拥有普通人的听力。但事与愿违,倪颖杰被鉴定为听力残疾一级,极重度损伤,她处在一个无声世界里,从小被泼过很多冷水,比如“聋人就是没有用的,不需要读那么多书,掌握个技艺养活自己就够了”这样的说法。
因为喜欢吃,18岁中专毕业后,倪颖杰选择成为一名厨师。正式开始工作接触到更为复杂的社会后,她感受到更多沟通上的障碍。培训学习时,没有人帮她写下老师传授的内容,她只能看着别人的口型,自己慢慢摸索,尽力适应听人的世界。她也感受到更大的不公平:尽管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自身的能力也拔尖,但在晋升时,她总是被排除在外。有段时间,倪颖杰对自己的聋人身份感到无奈,却也没什么改变的想法,认为条件如此,社会环境如此,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以前我觉得聋人地位永远低于听人,再优秀也一直不会被人尊重的”“那就随便吧”。
倪颖杰正苦恼的时间段里,2008年,在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就读的黄焕如被手语的美所吸引,因而加入学院青协手语队,这一年她19岁,此前从未与聋人有过接触,也从未学习过手语。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高校手语社团大部分任务是进行手语歌的表演,手语的学习只占一小部分。直到2009年,社团邀请广州市手语研究会秘书长黄凤屏来上了一节手语公开课,经她的介绍,黄焕如在那年暑假参加了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手语培训班,正式开始系统性、专业化地学习手语。
“说是专业,但其实国内手语的发展历史非常短,很多资料都不够完善,我们都是摸着石头一步步走过来的,很漫长也很困难,直到时代发展,接触的国内外信息和经验多了,又参加了一些专业的研讨和培训,理论知识才丰富起来。”黄焕如回忆道,当时学习的仅是基础手语,只有两百多个手语词,但在培训班,她头一回与聋人朋友真实接触和交流,在沟通中,她对手语有了新的认知:“并不是会一首手语歌就等同于掌握了基础手语,手语是一门沟通的语言,是聋人文化的核心,那个时候我们不专业、不系统,就是跟着聋人学习,这是最快的方法。”
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黄焕如成为一名手语翻译志愿者,这是她第一次进行手语翻译工作:“现在想起来真的勇气可嘉,那时候水平很差,只能做一点简单的沟通,算不上是称职的手语翻译。”
2011年,两人的生活都有了一些转变。这一年,在上海的倪颖杰有了儿子,打破了她原本有些麻木的生活态度,她想了很多:“在别人还存有对聋人的刻板印象时,我和我父母都是聋人,儿子长大后能不能勇敢地介绍自己的亲人?”还有,“父母办事都依靠我,现在我有了家庭,少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我有什么事,他们该怎么办呢?”慢慢地,倪颖杰开始意识到手语的重要性。
这一年,在广州的黄焕如大学毕业,尽管一直有参与手语培训学习,也先后取得了各级手语翻译员培训证,但她还是选择了其他行业,只在周末空闲时段进行手语翻译的兼职工作。
学习
2011年-2018年期间,黄焕如一直活跃在广州的聋人朋友圈子中,也时常接手语翻译方面的兼职工作。兼职报酬水平不一,为政府部门或者残联举行的较为简单的参观、慰问、烘焙培训等活动提供服务,一天下来可能就两三百块,但若是接到一些公司企业的单子,也不乏1500元一场的。
在手语翻译的兼职过程中,黄焕如对于聋人的了解、对于手语的学习不断加深。2012年左右,因有警校就读的背景,黄焕如时常被邀请到公安部门,在一些牵涉到聋人的案件中充当翻译。“有一回抓到一个聋人,在公交车上扒窃,你知道他才偷了多少钱吗?”黄焕如说道,“就十块钱!但在公众场合偷东西,定性都会比较重。那个聋人还很年轻。”在沟通中,黄焕如了解到,这位聋人是从外地来广州打工的,但因为耳聋一直找不到工作,钱用光了,只好偷十块钱去吃饭,“他还是读过书的,我就想,他们的生存怎么那么难”。
让更多人掌握手语,搭建起聋人与听人沟通的桥梁,破除刻板印象,帮助聋人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甚至能够享受到更为高质量的社会服务,这样的念头,已隐隐埋在黄焕如和倪颖杰心里。
2016年,倪颖杰告别了原来的工作,正式成为一家机构的手语老师。成为手语老师后,领导希望她去北京接受相关培训,她开始还有点抗拒:“我爸妈都是聋人,我从小就会手语,我为什么要再去学习?”最终,她还是去了。而这一次的培训,实打实改变了她的想法:原来以前教的方法是不对的。
倪颖杰举了个例子:要向聋人比画出一个果子,如果只是双手手指合拢成一个圆,进行简单的比画示意,不再进行额外的比画补充更多的信息量,学生学到后,与聋人交流就会很不充分,因为这个果子不一定就这么大,就这么圆,它可能有各种形状。
聋人是用眼睛来获取信息的,手语翻译得好不好,信息传递、接收的完整性是极为重要的标准。在培训中,倪颖杰意识到手语教学也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回来后她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些听人老师认为倪颖杰的教课方式不合理,但她认为手语是聋人的母语,以聋人教学方式来教更为妥当,此外她发现很多学员习惯依赖于有声语言来学习手语,她也逐步对这一现象进行改变,在课堂上创造真正的无声空间,模拟真实交流情境让学员进行学习。
在倪颖杰意识到会手语不等于能够成为合格的手语老师时,黄焕如也发现了会手语不等于能够成为专业的手语翻译员。有些父母是聋人的听人孩子,从小学习手语,但掌握的属于家庭手语,只能做简单基础沟通;还有一些听人即使会手语,也可能只能给聋人传达到原本十分之一的信息量。据相关报道,北师大2012年针对接近一万名聋人开展的跨地区调查显示,只有8%的聋人能看懂很多电视台的手语新闻,56%的聋人能看懂一些,29%的聋人基本看不懂。
黄焕如还补充道:“以前需要手语翻译的场合大多是比较基础的活动,比如参观景点、慰问、烘焙培训等,我只需要做简单的沟通,但现在生活越来越好,聋人的知识量越来越多,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高的手语翻译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也需要不断地进步。”
结识
2018年,在一场培训中,倪颖杰成为黄焕如的老师。
这一年,黄焕如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品牌策划相关工作,但看到有外国聋人教师主讲的手语教师培训班,她还是立马报名飞到北京,五天的全天学习里,倪颖杰是她的老师之一。
“她很严格。进入房间后你就不能说话了,在交流过程中,你会的手语不好使了,你得自己想办法。而且培训的时间很长,从早上的八点到晚上的八点,连续好几天。”回忆起来,黄焕如对倪颖杰很是佩服,“这么辛苦,她还能保持热情教课,丝毫不懈怠,很不容易。”
这次培训不仅让两人结识,也再一次刷新了黄焕如对于手语翻译的看法:“之前都是在省内学习,这一去就开了眼界。手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不同于任何其他有声语言,也不从属于汉语,它拥有自己的语法和语序。如果我还想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需要全心全意地去学习。”
从北京回来后,在丈夫的支持下,黄焕如辞掉原本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的手语翻译员。早在2007年,手语翻译人员被列入我国统一规范的新职业,其定义是以手语、口语为交流手段,在聋人与常人之间进行传译服务的人员。
职业是确立了,但相关岗位却没有被大量设立。很多需要手语翻译的场合,手语翻译都由特殊教育学校的手语老师、相关部门或协会的工作人员来充当。“这个圈子很小,大家都认识,来来回回能进行手语翻译工作的就那几个人。”据黄焕如估量,她可能是广州市第一个全职手语翻译员,甚至到今天,广州市内全职的手语翻译员也就两三个,半全职的约五个。
2018年8月,百老汇当红原版音乐剧《长靴皇后》在广州开演并设置手语专场,倪颖杰便是此次演出的手语督导,她将演出消息告知黄焕如,邀请她去观赏。在演出中,手语翻译员们用美丽的手语把音乐的高低强弱表现清楚,用表情用手势表达剧情,让聋人也可以感觉到音乐的气氛。这给黄焕如留下很深的印象,与倪颖杰更加熟悉起来。
次年,在倪颖杰的帮助下,黄焕如又去上海参加了一个手语培训,“她很有心,只要你想学习手语,想了解聋人文化,她就会把资源把信息都告诉你,鼓励你坚持下去”。
2021年,倪颖杰来广州出差,帮助聋人群体发声,在相关活动中,她发现广州的手语翻译事业及无障碍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限制和困境,便邀请黄焕如一起创业,去做出一些改变。
2022年3月25日两人成立无障碍手语(广州)服务有限公司,黄焕如主要负责手语翻译业务和项目的开展,而倪颖杰则负责手语培训和教材开发。她们引入国外手语督导的概念,希望在需要手语翻译员的场合,也能有人对手语翻译的质量、成效、反馈等方面进行监督评估,“以前聋人朋友害怕手语翻译员下次不来了,很少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们希望手语督导的加入,能让手语翻译更加专业和规范,让聋人能接收到更多信息、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融入我们的社会”。
成就
创业总是多风险,而选择手语翻译这种冷门行业也意味着更为艰辛,目前公司主要运营还是只靠黄焕如和倪颖杰两人,也还没赚到太多钱,但总有一些成就感,让她们还想再坚持下去。
2019年,一位外地的聋人朋友需要到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办理移民签证,就找上了黄焕如。这是黄焕如成为全职手语翻译员后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工作需求,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她努力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并提前与这位聋人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沟通。在签证办理当天,“我们没有在领事馆网站找到陪同翻译相关信息,所以我们直接在门口被拦下来,只让聋人朋友自行去面签。”黄焕如回忆道,“大约一个小时后,里面传来面签困难的消息,表示可以让我进去陪同翻译。因为是移民申请,面签官问答会比较多,由于我们之前的准备和沟通比较充分,最后顺利通过。”她坦言其实当时压力很大,很担心翻译得不好,影响到签证结果,最后成功帮助到聋人朋友,她也很高兴。
而倪颖杰已教出多名掌握手语的学员。她引以为傲的徒弟肖爱玲,从零基础跟她学,三年时间成长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手语翻译员,目前正在西班牙做国际手语翻译相关工作;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手语公选课结课后,有学生发来邮件,讲述自己此前抑郁的经历,感谢她的教课:“那段时间我非常喜欢您的课,每次听完都觉得又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在深圳大学《手语与手语语言学入门》这门课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学习,希望能够在掌握基础手语后,投入到相关志愿活动中去……
去年五月,临近国际博物馆日时,黄焕如和倪颖杰参观了南越王博物院,萌发了做无障碍手语导览的想法。在与相关负责人的对接中,她们了解到,早在2013年,南越王博物院就有过尝试,培训讲解员学习手语,但效果不佳,这让两人决心做好做优这一手语导览项目。
正式立项后,她们组织了研学活动,请讲解员对文物进行讲解,再由手语翻译员及手语督导对信息进行接收、转化、传达,“我们要想好这个信息怎么样去表达,变成手语要怎么展示,路线和内容定下来后,还要再研讨”,一次次修改更新后才能最终定稿,还请了不少聋人实际参展,收集真实反馈。
今天,又是国际博物馆日,经过一年的努力,日前项目文案已最终定稿并提交给了南越王博物院。黄焕如和倪颖杰期待着,这一成果能尽快呈现,惠及聋人朋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