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能否进小区引发热议 专家:本质上还是要从配套上做好服务
发布时间:2024-03-24 10:38:51来源: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期,一些城市的部分小区发布通知,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电动自行车作为许多人的日常出行工具,禁止进入小区后,车辆停放和充电问题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
在解决电动自行车能否进入小区的问题上,关键在于如何为居民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满足他们的充电需求。以北京大兴区的洺悦湾小区为例,小区有三个门,西门和北门的道路两侧分别停放了二三十辆电动自行车,虽然对行人通行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情况尚可。然而,南门的情况则较为严重,近百辆电动自行车占据了行人通道,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
小区租户崔先生表示,由于电动自行车被禁止进入小区,他们只能在南门外充电。按照要求,电池需要取下来放入充电柜进行充电。崔先生提到,之前小区内设有充电站,但现在电动自行车无法进入,只能将车辆停放在外面。充电时,需要将电池拆下来放入充电柜,充满电的费用为3块8。
记者在小区南门东侧看到了崔先生所说的电池充电柜,共有七组,其中四组为电动自行车换电站,专为外卖员提供服务。居民可使用的充电柜仅有三组。尽管柜子上贴有通知,提醒居民不得私自移开锥桶、违规停车,否则将面临拖车、锁车及拉黑账号等处罚,但现场仍有不少车辆拉着电源线充电,甚至有人使用自己的插线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李先生表示,2023年11月,小区业主委托物业开展了一次关于是否允许电动自行车禁入小区的投票。投票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小区禁入电动自行车。随后,小区物业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出于安全考虑,李先生也投票赞成电动自行车不能进小区。
然而,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后,如何解决居民的充电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区物业和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如增加充电设施、优化充电柜布局等,以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李先生对小区外的充电设施不足感到失望,他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原本以为一切都规划得很好,但现在小区门口却停满了电动自行车,毫无秩序可言。小区内的充电设施也显得捉襟见肘,仅有的几个插座无法满足大量电动车的充电需求。现在电动车无法进入小区,只有南门可以充电,但地方狭小,车辆无法进入,电池也无法带回家中。虽然理论上需要将电池拆下放入充电箱充电,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做到,大多数人都是直接停在充电点接电源,但可用的充电点却寥寥无几。
洺悦湾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表示,投票表决是合法合规的,他们也注意到了充电难的问题。他们计划在4月初增设充电设备,以解决当前的困境。目前充电桩的状况混乱,部分设备甚至遭到损坏,他们将在4月初更换一批新的设备。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在未经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无权单方面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虽然业主可以通过投票表决决定电动车是否能进入小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简单地一禁了之。在小区外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协调统筹停放和充电场地。例如,目前南门外的充电设施明显不足,这已经超出了小区自治的范畴。在设计是否允许电动车进入小区的方案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解决充电问题,不能只关注是否允许进入,而忽视了如何解决充电难题。这样做可能会误导一些业主的意思表达。居民最关心的是公共安全问题,这也是大家能达成共识的地方。但在达成共识的同时,大家也需要关注到表决附带的一些条件说明是否充分,是否将所有信息都告知了业主,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王丛虎评论道:“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个小区明显缺乏针对问题的后续处理措施和全面解决方案。”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不仅在北京,许多城市的小区物业也开始发布禁令,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例如,广州市内多个小区已实施此类禁令,导致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问题变得棘手。这需要物业公司积极协调各方,提前规划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方式。
王丛虎强调,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区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明智决策。“我认为,在投票前,应该向小区业主充分展示各种信息和解决方案,以便做出更全面、更合理、更科学的决策。如果小区自身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属地政府求助,将这个问题视为重要的公共和民生问题。政府应主导解决,并邀请居民和物业各方共同参与。例如,如果最终决定在小区外设置充电设施,应增加充电设备数量,并确保符合法律程序,获得城管、市政管委的行政审批许可。”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